欢迎来到新东方考研辅导!

2025 考研报名人数:连续下降背后,备考规划更要抓重点​

2025-09-27 22:56:15 作者:管理员 来源:本站

很多正在规划备考的同学都在关注:2025 年考研报名人数到底涨没涨?这会影响竞争难度吗?结合教育部最新数据和行业观察,答案很明确:2025 年考研报名人数不仅没上涨,还实现了连续两年下降,但这并不意味着备考可以放松 —— 竞争的 “结构性变化” 反而对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2015-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趋势.png


为何考研人数下降?📉

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,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,相比 2024 年的 438 万减少 50 万人,同比降幅达 11.4%。这是继 2024 年(438 万,较 2023 年减少 36 万)之后,考研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,距离 2023 年 474 万的峰值已减少 86 万人。
从近五年趋势看,考研人数经历了 “快速攀升 — 峰值回落” 的转折:2021 年 377 万→2022 年 457 万→2023 年 474 万(峰值)→2024 年 438 万→2025 年 388 万。这种变化打破了此前 “逐年暴涨” 的惯性,反映出考生群体的理性回归。💪


三大原因导致人数下降?🤯

1
学历性价比考量加剧:读研成本⬆️,更多人选择就业或出国。
随着专硕学费普遍上涨(部分院校年学费达 8 万元)、学制延长,加上 “学历贬值” 的讨论增多,不少学生开始权衡读研的经济成本与回报。同时,出国留学、考公、直接就业等选择分流了部分潜在考生 ——2025 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突破 1200 万,部分学生更倾向于 “尽快就业规避风险”。
2
政策分流效应显现:保研比例⬆️,扩招向中西部倾斜。
一方面,高校保研比例持续提升,尤其是 985/211 院校,优质生源通过保研提前 “上岸”,减少了统考报名人数;另一方面,研究生扩招向中西部非头部院校倾斜,头部名校招生规模基本稳定,部分考生因 “目标院校竞争未缓解” 而放弃报考。
3
备考难度加大:公共课改革,往届生优势明显。
2025 年考研公共课进行 “反预测” 改革,政治平均分下降 8 分,英语一阅读理解满分率不足 3%,这种难度跃升让基础薄弱的考生望而却步。同时,往届生占比仍维持在 50% 以上,“二战”“三战” 考生的经验优势进一步推高了竞争门槛,部分应届生因 “怕陪跑” 而放弃。

备考策略如何调整?🎯

报名人数下降不代表 “竞争变简单”,反而凸显了 “精准备考” 的重要性,尤其对大三、大四不同阶段的考生,策略需更有针对性:

大三备考:抓住基础窗口期,避开局部高烧。
虽然总人数下降,但 “冷热分化” 加剧 —— 长三角、珠三角地区的理工科专业,以及新传、计算机等热门领域,报名热度仍在飙升(如上海电机学院能源动力专业报名激增 46%)。如果目标是南大、东南这类本地名校的热门专业,大三启动备考仍需 “稳扎稳打”:
1
利用寒假 / 暑假集训营补基础:像南京新东方的暑期集训营,能帮跨考生快速梳理专业课框架,比自学效率高 3 倍以上;
2
提前锁定院校题型:通过专业课定向班拆解目标院校真题,比如南大新传近年侧重 “实务操作”,大三就能针对性练习消息写作、评论分析。
大四备考:聚焦提分性价比,拒绝盲目刷题。
对大四启动的考生,时间紧、任务重,需精准对接 “高频考点”:
1
优先选择冲刺类课程:南京新东方的秋季冲刺营会直接提炼数学 “必考题型 100 例”、英语作文 “万能模板”,短期提分效果明显;
2
紧盯政策红利:专硕招生占比已超三分之二,且 2025 年国家线全面下降(经济学、文学降分 14-15 分),可重点关注新增硕士点(2024 年全国新增 1924 个),降低竞争风险。
无论早晚:强化核心竞争力!
很多同学会被 “388 万” 的数字误导,觉得 “竞争变松”,但实际报录比变化不大(2025 年统考招生仅增 1.5%)。备考关键仍在 “效率”:
1

自律差就用集训营约束:早自习收手机、学管师盯进度,南京新东方的封闭管理能帮你戒掉拖延症;

2

基础弱就补 “针对性短板”:比如数学求极限常错,可参加 “每日专题练”,跟着老师拆解 5 种核心解法。


总结:理性备考,选对方法

与其纠结人数,不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备考方案。选对方法比纠结数字更能上岸!🏆


欢迎拨打新东方教育培训免费咨询热线电话:400-969-8256获取最新招生信息!
本站所有图文内容均属新东方教育培训考研所有,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!

新东方教育培训全科班预交1千抵4千